文/慕然
對于生活在北京的多數(shù)人而言,出行已經(jīng)成為了當前一個十分要緊的難題。作為全國“霧霾”最為嚴重的幾座城市,出行難已經(jīng)不再僅限于交通是否便利、路途是否順暢等方面,而變成了出門是不是先要準備一個足夠安全好用的口罩了。
環(huán)境的惡化已成不爭的事實。每天對著Pm爆表的數(shù)據(jù),不少人都會考慮今天是否還應該出去走走,即便是節(jié)假日,出門也有可能成為一種負擔。我們不禁要問,為什么會變成這樣?就如同馮小剛執(zhí)導的2014年賀歲劇《私人訂制》的結尾一樣,我們每個人是否也應該檢討自我,對大地、山川、河流、空氣“say sorry”。
但一句“對不起”輕輕飄飄的說出,帶著某種高高在上的不羈與施舍,然后轉(zhuǎn)過身繼續(xù)我行我素,這是人類所共有的劣根性。環(huán)境問題已成當下全球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,而關于如何保護環(huán)境以及合理開發(fā)利用資源的各種高端對話也開了不知多少次,但效果如何呢?看看全國各地打出的“綠色出行、節(jié)能減排、低碳環(huán)保”等各種“高大上”的宣傳口號與依舊看不到藍色的天空所形成的鮮明對比,諷刺,赤裸裸的諷刺。
藝術從來都不會錯過與社會直接對話的任何可能。在全社會都在因“霾”而傷透腦筋的當下,行為藝術也以一種十分簡單、大眾且實用的方式傳播著自己的觀念。2014年2月28日,一群顯然是有組織有預謀的行為藝術大游行在重慶洋人街上演。組織者別出心裁地讓很多在洋人街“討生活”的工作人員戴上口罩,舉起標牌,穿著各自的工作制服,或行走或站立于洋人街街頭,向所有來到洋人街的游客傳遞一份屬于他們自己的“環(huán)保態(tài)度”——城市不需要海市蜃樓,為了我們的藍天,向Pm2.5說拜拜!
有意思的是,在這場盛大的因“霧霾”而生成的藝術游行當中,很多游客也自發(fā)地參與其中,戴上了標有“不要霧霾”圖案的口罩,讓每一個經(jīng)歷者都成為了整場行為藝術的參與者。
行為藝術長時間以來都被視作另類、不合群甚至是不合理的藝術方式而被錯誤認識以及區(qū)別對待,血腥、自殘、暴力甚至色情也一度被認為是所有行為藝術的共有特征,但事實并非如此。行為藝術作為藝術眾多門類當中的一個分支,其關注點以及采用的方式也并非簡單的以肉體為主,觀念性才是行為藝術最為重要的特質(zhì)之一。就如同這場發(fā)生在重慶洋人街的行為藝術表演,它更多地是在借助所有參與者的行動來呈現(xiàn)其所要傳達的對于環(huán)境保護以及霧霾治理的態(tài)度。這就像一場游行,只不過我們沒有游行的概念,也很少涉及游行的事件,更不要說切身體驗一把游行的感覺。在這里,這場行為藝術給予了所有參與者以游行的假象,所針對的也不是我們從其他途徑所獲取的關于政治、經(jīng)濟甚至是個人權益的抗爭,而是對于生存基本需求的抗爭——清新的空氣。
源起于對“霧霾”抗議的行為藝術演變?yōu)橐粓鲇涡,讓藝術在合理與合法之間向肉眼看不到的微塵發(fā)起挑戰(zhàn),并以藝術之名宣讀誓言。相較于那些大街小巷常見的標語口號,這樣的方式顯然更貼近生活,更接地氣。
|